看守內閣政策大轉彎!衛福部健保署原定下月全面實施同病同酬的住院診斷關聯群(DRGs)支付制度,但近日引發醫界強烈反彈,朝野立委也不挺。抵不過反對聲浪,衛福部昨天緊急開會後宣布暫緩實施,將決定權留給五月廿日上任的新政府。

健保署自二○一○年、二○一四年分階段推動DRGs,針對同疾病,依處置、患者年齡、併發症及出院狀況等條件分類,不論醫院採用何種治療手段、藥物、住院天數,皆採統包式支付。目前實施四百零一項,日前宣布三月再增一千兩百六十二項,共一千六百六十三項,占總住院費用百分之五十八。

該政策引起醫界強烈反彈,認為此舉等同鼓勵醫師收治可替醫院賺錢的輕症病患,可能賠錢的重症患者恐淪人球,紛紛湧入大型醫學中心,會使醫護血汗狀況更嚴峻。相關議題近日更逐漸在網路發酵,藍綠民代都連署要求暫緩實施。

衛福部次長李玉春表示,DRGs制度分階段實施多時,部長蔣丙煌大選前就決定三月上路,但近日反彈聲浪大,所以決議暫緩實施。目前請健保署加強配套措施,如幫助醫界熟悉新版診斷碼(ICD-10)、提升醫療品質、避免醫療人球等;至於未來推動時程,交由新執政團隊決策。

衛福部發言人王哲超說,多數醫院代表支持推動DRGs,部分醫師有疑慮,加上春節假期將屆,病患求診人數增多,恐造成醫院營運困擾,才決定從善如流暫緩實施。

醫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蔡明忠表示,新版診斷碼元旦上路,各醫院忙於編碼轉換,無暇顧及DRGs;且台灣尚未落實分級醫療與轉診制度,若貿然實施DRGs可能影響病人照顧的連續性與周全性,也有醫改團體認為DRGs恐影響民眾就醫權利,因此希望暫緩實施。

但推動DRGs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認為,過去健保給付採「論量計酬」,使醫師該做沒做、不該做的也做,DRGs可使醫療標準化,有助提高品質,歐美日韓等有社會保險的國家幾乎都已實施,優點大於缺點,待上路後再修正即可。

楊志良直言,立法權不能凌駕行政權,不能只做鄉民的事情,且DRGs實施至今並無嚴重人球個案,醫學中心本應收治重症住院病患,不應收太多輕症。

 

閱讀秘書╱DRGs

DRGs中文名稱是「診斷關聯群」制度,在國際間行之有年,這是衛福部健保署針對住院病患的病況、治療方式加上、年齡、性別等條件,分別歸納出不同的給付類別,而訂定不同的支付額度,台灣自2010年實施第一階段。

>DRGs除特殊個案外,原則上同一群組個案採相同支付權重。優點是能提升醫療效率,減少資源浪費,缺點是有「同病同酬」的疑慮,而部分疾病患者成為人球。不過DRGs在台實施迄今六年,並未出現這樣情況。根據調查,DRGs實施後,因提升效率,可讓醫院成本最佳化,不少醫院可能營收增加,但對部分醫院可能是負面影響,因而遭致不少醫界人士出面反對。(黃文奇)

更多udn報導:大叔男星魅力強 熟女抱抱又親親硬上地鐵 男子意外成夾娃娃「機」

也許你還會想看


本文引用自: https://tw.news.yahoo.com/健保同病同酬制全面實施踩煞車-楊志良跳腳-193700141.htmlLV包包 LV皮夾 LV長夾 LV專櫃 LV旗艦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慧婷遷皚僅概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