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c東網 作者:妖西 實踐哲學家】

很多年輕朋友可能沒有聽過「彭婉如」這名字,但在19年前,彭婉如案可說無人不知,後續影響也很深遠,包括促成《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立法,以及今日各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的成立…等等。

彭婉如是性別平等(以前比較狹隘,稱兩性平等)運動的先驅,推動很多有助性別平等的體制改革。這樣一位對抗以男性為主的父權壓迫的運動意見領袖,遭性侵遇害致死,其實是一件很諷刺的事,凸顯了女性普遍面對的不友善處境。

我記得那時候我還在唸大學,彭婉如遇害後,大家都對坐計程車感到很害怕,特別是女生。計程車司機這一行業,也因此連帶受到一定程度的污名化,久久難翻身;即使今天有性侵前科的人,按規定已經不能擔任司機,女生搭計程車仍會格外戰戰兢兢(尤其是晚上)。

19年過去了,女性的社會地位獲得普遍的提升,經濟能力也遠超過過去;甚至,不只女性,性少數例如LGBT也從過去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到今天可以大大方方在街頭手牽手、表達自己的意見。台灣社會無疑在性別這一部份,有很大的進步。

不過,回到柴米油鹽的生活近接戰,傳統父權的力量仍舊相當強勢,人們,特別是老一輩的人們,對性弱勢「真正」的態度,仍舊難稱友善。傳統男生、女生的種種刻板印象、角色分工認定仍在,各種排除或邊緣化性少數的潛規則,也仍在家庭、學校乃至於職場,被人們默默地遵守著。

以 母親這種角色來說,現在的女生多半都一邊工作、一邊想辦法扮演好母親的角色。但與父親相比,母親往往仍須承載許多來自傳統刻板印象的社會期待。最近很多書 籍在討論這一類的問題,具體描繪了現代母親面對的困境。比方說,小孩子生病,母親往往必須面對親族或甚至路人「媽媽怎麼沒有把小孩養好」的社會道德壓力。

彭婉如案懸宕了19年,總算找到元兇就快破案,相信大家以及彭的家屬多少感到一些安慰;但是,性別平等意識的內化、對性弱勢的理解、尊重與保障,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賴相關志士與政治人物繼續努力,希望台灣有一天能成為讓性別弱勢可以免於恐懼與父權壓迫的美麗島國。

更多東網專欄評論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彭婉如遇害19年-今日女性處境--083007447.htmlrolex rolex116660 rolex水鬼 rolex黑水鬼 rolex勞力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慧婷遷皚僅概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