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毒品產區
(1)「金三角」地區:包括緬甸、泰國、老撾以及印度等一些鄰近地區,面積大約為20萬平方公里。
(2)「金新月」地區:主要由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等國的交匯地區組成,同時還包括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的部分地區。

(3)「銀三角」地區:即拉丁美洲地區。其中心為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和秘魯。
4)「黑三角」地區:即非洲西部幾內亞灣沿岸地帶。

和中國西北地區接壤的「金新月」地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毒品產地,傳統「毒源」「金三角」地區產量趨於萎縮

美國總統布什近來被毒品問題困擾著。首先,自稱是他老友的道格·威德公佈了和他談話的錄音帶,抖出了布什年輕時吸毒的秘密。

但更讓他煩惱的還是3月2日一份來自聯合國國際麻醉品管制局的報告。

這份《2004年報告》披露說,美國是全球吸毒人數最多的國家。儘管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毒品生產有所減少,亞洲地區的毒品形勢依然嚴峻,而毒品生產大國阿富汗的毒品產量則引人矚目地繼續增加。

發達國家是最大的毒品消費市場

近半個世紀以前,美國年輕人的反主流文化情緒盛行,大量的嬉皮士出現。作為社會反叛者的精神依托,美國毒品文化開始蔓延。

從那時起,美國就成為全球毒品消費大戶之一,毒品交易和毒品走私也日益猖獗。2005年3月2日的報告表明,2002年以來,美國吸毒者佔全國總人口的8.2%,是全球最大的非法毒品市場。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吸毒者的年齡正在不斷變小。墨西哥《每日報》3月1日的一篇報道披露,目前美國吸毒者首次吸毒的年齡在12歲至17歲之間。其實,早在6年前調查就指出,在美國12歲至17歲的青少年人群中,有57%的人認為毒品「很容易獲得」。

就連遠離本土的美國人似乎也未能「免毒」。3月1日,日本《讀賣新聞》報道說,美國海軍「小鷹」號航空母艦上的士兵吸毒問題嚴重,目前已有7名士兵因此受到開除軍籍和減薪處分,另有7名士兵近期也將受到處分。據吸毒士兵口供,「小鷹」號航母上有60多名士兵經常吸食可卡因和大麻等毒品。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毒品研究專家石剛告訴《瞭望東方週刊》:「美國吸毒者數量龐大,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美國把毒品當成普通商品來消費。所以,和其他商品一樣,毒品在有著強大購買力的消費大國美國有龐大的市場。」

同屬發達地區的歐洲在全球毒品消費市場中僅次於美國,名列第二。《2004年報告》說,過去10年中歐洲所有國家大麻濫用量都呈上升趨勢。2004年,估計歐洲有2880萬人吸食過大麻。「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源,是歐洲有些人極力宣揚所謂的吸食大麻無害論。」報告說。

德國社會學專家史蒂文森在接受《瞭望東方週刊》採訪時表示,德國社會的吸毒問題也日益嚴重,但還不屬於歐洲毒品消費最多的國家,英國、捷克等國更多。法國也有進入「第一集團」的趨勢。據法國「毒品和毒品癖觀察所」的最新統計,在法國,有一半以上的17歲青年人吸食過大麻,經常吸食大麻的青年有85萬,而每天都吸食大麻的人高達45萬。

「金三角」毒品生產萎縮

在這份最新的國際毒品報告中引人注目的另一個變化是,和中國西部、西北部相鄰的「金新月」地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毒品產地,而同處亞太的傳統「毒源」——「金三角」地區產量卻趨於萎縮。

報告稱,「金三角」地區非法罌粟產量繼續下降。2004年老撾非法罌粟種植面積下降了45%,生產總量下降約64%,緬甸的非法罌粟種植面積減少了28%,生產總量下降54%。

石剛告訴《瞭望東方週刊》,「金三角」地區毒品出現萎縮並非偶然所致。首先,緬甸作為該地區最大的罌粟生產商,政府加大了對毒品生產和販賣的打擊力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其次,緬甸毒品主要生產商——佤邦組織近年來開始轉型,不但減少了罌粟的種植面積,還開始將組織中的人口大部分遷移到遠離毒品的南部地區。佤邦副主席肖明亮在今年2月9日稱,15年來,佤邦的罌粟種植從100萬畝遞減到30多萬畝,移民人數達8萬人。2003年剷除罌粟苗2000多畝,2004年剷除4717畝。

參考資料 網路
本文引用自: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101201956LV LV官方網 LV官網 LV皮夾 LV包包
arrow
arrow

    林慧婷遷皚僅概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